作者: 胡玉發(fā)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3-05-09 10:07
胡玉發(fā)
在我剛記事的時候,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都很低,一年四季能吃飽飯都難,更別提買新衣服了?!靶氯?,舊三年,縫縫補補又三年”,身上的衣服補丁摞補丁,實在沒法穿或出門走親戚,為了體面些,買不起新的,就去二手貨攤上去買。
據(jù)歷史記載,賣二手衣服的傳統(tǒng)在宋朝就有了。清朝道光年間,有首《估衣街竹枝詞》里這樣寫道:“衣裳顛倒非半新,摯領捉襟唱賣頻。夏葛冬裝隨意買,不知初制是何人?!庇械氖且轮鳑]錢時,把好衣服送到二手貨攤上去賣。二手貨攤主把這些衣服分成三六九等,轉手賣給有需要或生活困難的人,從中獲利。
二手衣,既有賣舊衣的含義,也有這些衣服便宜,要買估估價就行了的意思。雖說是二手貨,但也不能太舊,即便是剛做好還沒有穿,自己覺得不合適,賣給二手貨攤也得按舊衣服的價錢。當時這些二手貨攤位多擺在曹州(菏澤)老城東方紅大街或固定的地段,繁華多人的地方。
賣二手衣的人除了眼尖識貨,還必須會大聲吆喝,唱的詞都是現(xiàn)編的。他們看什么人賣什么貨,詞合轍押韻、詼諧幽默,調和諧婉轉、抑揚頓挫。干這一行的叫賣方式,也是所謂的“曹州一絕”。
看到西邊過來一位中年男子,賣二手衣的立刻舉起一件女皮大衣沖他唱:“哎——你看這件大皮襖哇,里子綢緞毛色好哇,大哥買去給大嫂,大嫂穿了滿街跑哇,人人見了都夸俏,都說大哥人真好哇。嘿!疼媳婦,愛大嫂,錢不多,花得少哇,您給三塊零五毛——!”說得男人滿臉帶笑,在這歡快的氣氛中就成交了。
看見東邊一位老年婦女一直在徘徊不定,賣二手衣的就拿起一件衣服對著開唱:“這件女馬褂呀,可真是不算舊呀,周身繡花邊呀,是吉祥金銀線呀。到紅白棚里坐呀,準是那上等客呀,出去辦點事吧,顯得那么闊呀——!”周圍人有鼓掌叫好的,有攛掇老太太買的,還有幫著砍價的。見老太太已經有意了,他必得翻過來看看標的價碼,一是那么多衣服的標價他也記不住,二是也讓買方看看。假如標的是十五元,看后心里有數(shù)了,就又大聲吆喝:“嗨——!瞧瞧吧,那個買了吧!我舍老本送大媽呀,我跺跺腳,咬咬牙,減三元!再減三元……老太太高興掏錢買了走人,賣家找準下一個繼續(xù)施展才華。
雖然賣二手衣的是以夸張吆喝、明降暗長的方式推銷貨物,但平心而論,在這里買的東西都不貴。當時很多窮苦百姓為了遮體御寒,一般都到這來買衣服,花更少的錢,卻解決了生計中的大問題。在幾十年前那個貧窮的年代,賣二手衣起了物資交流的作用,而以現(xiàn)在的眼光看,一是物資的再利用,二是有利于環(huán)境的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