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字幕天然素人无码播放_一本中文无码av_91亚洲中文天堂在线观看_国产高清26uuu在线

您當(dāng)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 >  人文菏澤  > 正文

潘莊村:西漢高后故里故事多

作者: 劉厚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2-07-06 10:45

西漢高后娘娘廟外觀

潘莊村村口牌坊

潘莊村是單縣終興鎮(zhèn)的一個自然村,因西漢帝王劉邦之高后呂雉出生于斯而被歷史所記載。

終興鎮(zhèn)始建于秦,初稱“劉莊集”,后因劉氏族人在此開店,改稱“劉新店”。民間傳說,西漢建立之初,皇帝劉邦攜皇后呂雉榮歸故里,舉觴酣然,揮筆寫下“千秋大業(yè) 百戰(zhàn)終興”八個大字,“劉新店”遂更名“終興集”。

《單縣志》記載,呂雉,字娥姁,生于公元前241年,卒于公元前180年,漢高祖劉邦之妻,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政治家。

大約公元前217年,呂雉嫁給劉邦后,其任勞任怨,操持家務(wù)、侍奉老人,可謂“賢妻良母”。后來,劉邦被項羽封為“漢王”,呂雉鼎力輔佐,飽經(jīng)磨難。劉邦率部平叛,內(nèi)委呂后管理政務(wù),方得政治才干歷練。劉邦駕崩后,12歲太子劉盈即位,難理朝政,呂后掌握政權(quán),推行惠民政策,百姓得以休養(yǎng)生息,被世人尊稱為“天下真正女皇”,為以后的“文景之治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(chǔ)。

約公元前175年,潘莊村還叫呂堌村,原址位于今潘莊村的西部,因呂氏家族居住防御黃泛的高大堌堆之上,而自謂“呂堌村”。呂雉受封皇后之后,呂氏家族為其建寺,命名“呂姑寺”。呂雉卒后,劉、呂兩姓爭權(quán)奪位,呂姓敗亡,殃及呂氏族人。呂堌村呂氏改為呂雉外祖父的姓氏潘,呂姑寺被毀,原村遷至現(xiàn)在位置,更名潘莊村,延續(xù)至今。

原來的呂堌村西有一土丘,叫“小兀山”,山頂有一塊半隱半現(xiàn)的大青石,謂之“兀山頂子”。一日,一獵人見山頂棲息一只麗鳥,很像傳說中的鳳凰,大驚失色。次日,獵人再覓,不見其蹤。一風(fēng)水先生聞之,斷言山鄰必有貴人降生,有待時日可現(xiàn)。是夜,呂公(呂雉之父)朦朧中聞有清麗鳴叫,隔窗窺見一只大鳥,金喙長尾、錦頸華羽,驚呼“有鳳來儀”。當(dāng)時,其妻產(chǎn)下一女嬰,呂公遂為女兒取名“雉”,即為后來飛黃騰達(dá)的大漢高后呂雉。

劉邦成就偉業(yè)后,將小兀山、大青石賜名“棲鳳山”“棲鳳石”,鄉(xiāng)紳還在山頂建起“鳳儀亭”,民謠曰:“棲鳳山,歇鳳凰,十八里直出娘娘?!?/p>

呂雉故里有一條大道,南北縱行十八里,筆直平坦,南北連接兩個黃莊,在一頭可望見另一頭燈光。呂雉即是從此路出發(fā),跟隨劉邦馳騁天下、叱咤風(fēng)云。西漢建立后,呂氏后人稱其大道為“十八里直”。劉邦、呂雉故里省親時,“十八里直”成為“跑馬道”,至今還有遺跡。

如今在“十八里直”路基下塵封一口古井。相傳,當(dāng)年呂雉常來此井汲水,還在井旁的古槐樹下納涼小憩,獨自吟唱:“豆葉青,豆葉黃;豆葉黃了當(dāng)娘娘。”后來,呂雉受封漢高后,此井被稱為“娘娘泉”。

一直以來,該井清流甘甜,取之不竭。民間有說法,“娘娘泉”直通東海,即便旱災(zāi),井底東側(cè)的暗道依然汩汩噴涌,致使古井永不干枯。

公元676年,呂堌村在呂姑寺舊址修建了呂后寺,供奉呂后塑像,香火不熄,氤氳不絕。公元1168年,黃河泛濫,大水洶涌,呂后寺被淹沒殆盡。后來,呂氏后人在此地基上重修寺廟,謂之“呂后廟”,供奉呂后金身,直到“文革”期間被毀。

二十世紀(jì)九十年代初,呂氏族人在呂后廟遺址新建了“西漢高后娘娘廟”,廟門楹柱篆刻對聯(lián):“佐劉邦定天下一統(tǒng)河山,率漢室促安定造福神州。”廟內(nèi)建有三間正殿,正堂供奉呂后塑像,其端莊優(yōu)雅、慈眉善目,令人敬仰。

幾年前,潘莊村民集資在村口新建一座牌坊,門楣注有“呂堌村——呂后故里”,還在廟前放置了一塊刻有“天下真正女皇”字樣的巨石,可見當(dāng)今呂氏家族對其輝煌歷史的強烈自信感和自豪感。

如今,潘莊村是單縣美麗鄉(xiāng)村示范村,被納入全域旅游發(fā)展主打景點,時有游客慕名觀覽,對呂雉故事頗感興趣。 

文/圖 通訊員 劉厚珉

責(zé)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(wǎng)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(zhǔn)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服務(wù)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(wǎng)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(wǎng)